聯網標準聯盟協會(CSA)於2022年11月4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Matter發布分享會,邀集調研機構CCS Insight、廠商Sillicon Labs、施耐德電機(Schneider Electric)、中國大陸的塗鴉科技及亞馬遜(Amazon)分享各自在Matter的產品服務,以及在Matter開發過程中碰到的挑戰,以及未來發展目標。
Matter為CSA提出的聯網設備互聯互通標準,使聯網裝置可以跨品牌、跨聯網協定,相互串聯,降低消費者智慧家庭裝置的選購與產品設定上的困擾,使設備開發商得以更加專注於產品設計。
Matter試圖打破品牌廠透過品牌行銷、生態系打造智慧家庭設備之系統壁壘,競爭對手是否可以藉由Matter攜手合作,引發市場關注。在2022年1月的消費性電子展(CES),已有業者預告2022年將推出支援Matter的產品,然而,遲至2022年上半年,Matter僅公布資安相關之規範,直到2022年10月,Matter 1.0規範才正式公告。
2022年11月,標準上線後一個月,Matter已可以使用於燈泡、窗簾等控制度較簡易的8種產品,未來Matter產品則會擴展至控制複雜度更高的其他產品。根據2022年11月CSA統計,Matter標準已有4,400次的下載,SDK的下載則有2,500次,已通過標準跟等待通過標準的產品則有190個,並有20位新成員加入。
Silicon Labs晶片方案問世
在晶片供應端,目前Matter晶片的主要為Silicon Labs。該公司為創立於1996年的美國晶片公司。廣大的IoT市場為Silicon Labs投入Matter開發的原因。據Silicon Labs預測,相較於2021年1,100億台IoT裝置,2030年將會成長為4,500億台IoT裝置。未來的IoT需求為大連結下的資安、感知、運算。
Silicon Labs副總Kothari在分享會分享支持Matter協定的MG24晶片、SiWx917晶片。MG24為2022年Silicon Labs推出之新產品,針對物聯網之Zigbee、藍牙、Thread開發;SiWx917則是針對物聯網的Wi-Fi、藍牙開發;兩個晶片並內建AI/ML功能,提高運算效率。在Matter開放標準下,晶片商可協助設備互相連通與強化資安保護功能。
該公司副總裁Kothari表示,Matter在開發時遭遇的困難為整合協定。產品同時包含聯網協定、軟體開發、資訊安全功能,一個各項協定都支持的晶片固然很好,但會有成本以及電力耗損的缺點。在產品開發時需要在相容性、開發成本、終端電力耗損做取捨,才可以開發出兼顧市場與效益的產品。
塗鴉科技打造軟硬體整合方案
在設備製造商方面,杭州塗鴉科技為創立於2014年的中國大陸物聯網設備公司,協助品牌設備公司,製造物聯網設備以及設計串接軟硬體。作為物聯網設備商,塗鴉自2019年便投入Matter開發,產品服務包含標準化產品、兼容軟硬體的解決方案、協助客戶開發Matter產品設備的線上系統。
塗鴉的合作夥伴包含智慧家庭品牌/系統商、晶片商、標準驗證實驗室等。以智慧家庭品牌/系統商為例,該公司與Google、蘋果(Apple)、亞馬遜皆有合作,積極測試各項相互操作性產品。以晶片商為例,塗鴉測試了10多種晶片,包含使用Silicon Labs的MG24設計over Thread的產品。
塗鴉已經有7種Matter產品,包含2個Matter over Wi-Fi,1個Matter over Bridge,4個Matter over Thread產品。未來將會依照客戶需求,在App、設備、第三方系統服務三個面向,逐漸擴大Matter產品線與影響力。塗鴉提供客戶完整的解決方案,包含橫向與其他廠商兼容的App,以及縱向與塗鴉的前代產品向下兼容。
施耐德電機聚焦家庭能源管理
在系統廠商方面,則以法國的施耐德電機為代表。該公司主要聚焦在家用能源管理系統。根據施耐德對消費者調查,86%的消費者認為未來能源帳單將會持續成長,70%的消費者希望生活可同時兼顧永續,54%的消費者認為物聯網與新科技將會幫助節能。
施耐德認為,智慧家庭產品應用首先要有感測器偵測數值,其次則是需要有管理系統彙整數據,如溫度或是充電管理系統,最後才是優化管理系統,而各項硬體設備不可能都由施耐德自行生產。在Matter協定推出之前,施耐德需要跟各業者串接,才可以協助消費者管理家用物聯網;而在Matter協定推出之後,施耐德只需要透過Wi-Fi就可以串接其他品牌產品,可以花更多功夫在專屬的產品功能設計。
施耐德的Matter產品包含智慧家庭管理App「Wiser」、閘道器「Wiser Gateway」、智慧插座「Square D X Series」。透過這三種產品,施耐德在智慧能源管理,同時支持施耐德品牌以及其他品牌設備。該公司副總Ma表示,未來所有施耐德的產品都會支持Matter,而在擴大可以用於智慧能源管理之產品,一是要透過施耐德智慧插座擴大管理的家電設備,二則是與合作夥伴合作,納入施耐德生態系。
亞馬遜持續強化平台布建
創立於1994年的亞馬遜,如今已不只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,同時也是智慧家庭主流之品牌系統商。該公司透過「Work with Alexa」認證建立智慧家庭之生態系。Alexa不僅為亞馬遜的聲控系統,也為亞馬遜智慧家庭的代表品牌。
Alexa有兩類需要服務的利害關係人;其中一類是消費者,亞馬遜目標成為智慧家庭的推薦平台,建立消費者喜愛的智慧家庭服務;另一類是開發者,Alexa以生態系的作法,協助開發者通過加入Work with Alexa的認證,或是建立健康數據的服務,發展新的商業模式。
Matter鏈結多家不同的公司,包含多家品牌/系統業者、供應鏈上下游。亞馬遜智慧家庭與健康之部門經理Koopmans表示,Matter之所以可以使廠商相互合作,來自於消費者對於互聯互通的需求。以Matter行銷活動為例,在產品發布活動之前,雙邊總共花了20小時以上的時間討論要如何行銷,更別提中間開發過程,各家業者對產品的討論與投入。
Alexa已經可以跟300多個產品串聯,未來對Matter的規畫,依照聯網協定、產品線、作業系統,而有不同的推動時間與進展。2022年亞馬遜的Matter產品優先支持Wi-Fi協定,以及Echo智慧音箱,可操作的設備包含智慧插座、閘道器、電燈泡,以及Andorid系統。2023年將會逐步擴大支持Matter之產品。
歷經數度推遲 Matter終於來了
Matter在2022年不斷推遲標準正式上線時間,也使市場懷疑大廠是否真的可以相互合作,推動產業共同標準。施耐德、亞馬遜於發表會上的分享,皆提到消費者需求的滿足是各家大廠之所以願意推動Matter的原由。此外,大廠放棄築高牆式的生態系建立,可以將策略焦點轉移至智慧家庭產品更多元的功能開發。
2022年11月CSA Matter協定已有300多家廠商加入;此外,Matter 1.0標準支援8種產品,亦有190個產品已申請或是通過Matter協定的認證。CSA Alliance表示將會加速未來標準開發的速度,讓更多公司加入Matter的行列,使更多產品導入Matter協定。
裝置的互聯互通工程浩大,大廠根據開發資源之不同,而有不同之Matter發展藍圖。以塗鴉為例,先從自家產品線開始,透過App向下兼容,使產品支持Matter,再逐步增加Matter認證的產品,與大廠的互聯互通。而亞馬遜則是選擇先從17款echo的音箱產品支持Matter,規劃2023年擴張至旗下的eero路由器,並從Andorid擴張至iOS系統。
Matter發表會之廠商恰好為智慧家庭生態系中的晶片商、應用商、代工廠/設備商、品牌/系統整合商,在Matter關注之焦點亦有所不同。
晶片商為供應鏈最前端的業者,晶片商在Matter發展,關注成本、終端產品的使用表現,藉此決定Matter晶片需整合那些功能。Matter解決方案與平台業者則協助設備業者解決產品開發問題,設備商進而就可以整合聯網協定、資安等解決方案,加快開發速度,最後,設備代工業者則以合理價格協助業者產品商用化,這些業者的活動都因為Matter的發布而變得更為熱絡。
整體來看,在Matter協定使用後,品牌/系統整合商、應用服務商、晶片商不再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打造專屬的生態系,進行陣營之間的競爭,而願意聚焦在解決消費者智慧家庭的使用痛點,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,開發出更符合市場期待的智慧家庭解決方案。因此,2023年起,智慧家庭的發展可能有機會走向有別以往的風貌,讓更多消費者願意嘗試,也帶動產業發展的正向循環。
(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)